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围绕稳定当前生猪生产、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健全现代生猪流通体系、强化政策措施保障等方面提出23条意见。
9月11日,多位行业专家向新京报记者表示,《意见》为恢复生猪产能、保障市场供给提供了全方面的政策支持,为生猪产业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设计了路径;而在国家近期密集政策调控下,猪价增速有望放缓,等到明年存栏量好转后将回落。
有助于市场“有肉”群众“吃肉”
《意见》提出,要稳定当前生猪生产,鼓励地方结合实际加大生猪生产扶持力度,规范禁养区划定与管理,保障种猪、仔猪及生猪产品有序调运,持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强生猪产销监测,完善市场调控机制。要强化政策措施保障,加大金融政策支持,保障生猪养殖用地,强化法治保障。
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认为,合理增加附属设施用地规模,取消15亩上限,鼓励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四荒地”(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规范禁养区的措施,都是在为日后恢复生猪生产扫清障碍。而政府在财政方面的补贴与鼓励,既有助于让市场未来有肉,也有助于让老百姓有能力吃上肉。
对于完善市场调控机制方面,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在本次《意见》的市场调控措施中,国家合理投放冻猪肉储备,并鼓励社会参与冻猪肉收储,以便平抑市场价格、维护节假日市场有效供应。
鼓励中小户养殖是罕见支持
同时,《意见》提出,要加快构建现代养殖体系,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积极带动中小养猪场(户)发展,推动生猪生产科技进步,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大对生猪主产区支持力度。
对此,冯永辉表示,受非洲猪瘟等影响,生猪产量面临着比之前更大的缺口,因此中小农户养殖也得到政策支持。“多年来,国家首次在扶持生猪生产中提出支持农户养殖,是很罕见的鼓励。”
而对于散户养殖,朱丹蓬表示,这是国家现阶段的应急措施,未来的主体还是规模化养殖。他还指出,养殖扩大的背后也将带来废弃物的增多,如何变废为宝将是养殖业在中长期发展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意见》中提到“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将进一步推动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