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着裤腿、踩入水田、拎起鱼篓……走进福建省武夷山市岚峰稻花鱼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记者看到负责人张树兴正忙着用鱼篓将稻田中的鱼一一捞起。
“与往年不同,田中的鱼儿不仅以飘落的稻花为食,还多了一道新饵料——红萍。初步测产每亩增收20斤鱼,经济价值600元,水稻长势良好,预计产量也将有所增收!”谈起今年将获得的收益,张树兴喜笑颜开。
张树兴说,其秘诀就是企业从早前的“稻-渔立体种养模式”向“稻-萍-渔综合种养”升级。由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红萍及水生绿肥资源评价与选育岗位、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专家带来的这项技术,实现了“1+1=5”的效益,即:“稻渔+红萍”=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效益+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目前福建已有多个农户、企业从中受益,在南方稻渔综合种养系统中推广未来可期。
为稻田鱼覆上一层天然“保护罩”
稻渔综合种养是在我国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逐步发展起的稻田立体种养生态模式,各地结合实际从传统的稻田“养鱼(稻-鱼)”,探索建立了涵盖“稻-蟹”、“稻-虾”、“稻-蛙”、“稻-鳅”、“稻-螺”等新模式和新技术。
据统计,全国稻田面积4.5亿亩,保守估计15%以上适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全国单一种植水稻的平均亩纯收益不足200元,稻渔综合种养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据对2017年全国稻渔综合种养测产和产值分析表明,稻渔综合种养比单种水稻亩均效益增加90%以上,亩均增加产值在千元以上。
但是,单纯稻渔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以武夷山稻田养鱼为例,国家绿肥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福建省农科院农业生态研究所应朝阳研究员告诉记者,在武夷山这块生态“宝地”,山间白鹭成群,但随着稻田养鱼数量增多,白鹭对田中的鱼也带来毁灭性的伤害。
因此,为了不让稻花鱼成为白鹭的“口中之食”,国家绿肥体系红萍及水生绿肥资源评价与选育岗位的专家们在“稻—鱼”系统中,从国家红萍种质圃中选出,并引入在我国作为稻田绿肥利用已有数千年历史的红萍(满江红)。“一旦白鹭来田里抓鱼,覆盖水面的红萍就像一层天然‘保护罩’,让稻田中的鱼能够躲避白鹭的攻击。”武夷山市黄凹垄农作物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余培福说。
集多功能在“身”,助农“生绿生金”
据余培福介绍,开展以红萍为纽带的“稻(莲)-萍-鱼(螺)”稻田生态种养示范,稻田完全不需要施肥,还减少饵料投入成本,提高了农场效益,2018年产值达到110万元,纯收入35万元。
原来,红萍还集多功能在一“身”:其含有丰富的有机氮,在水田生态系统中具有生物固氮作用,当翻压土中可提供30~40%作物(水稻)所需氮,还可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促进土壤结构改良。同时,红萍还具有充当饵料、抑制杂草生长、调节水温等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据了解,红萍不仅可作为鱼类的饵料,也为淡水虾、淡水蟹、小龙虾、鸡鸭等畜禽喜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淡水虾、生态畜禽产品的需求增加,原先的“稻-萍-鱼”系统,也因地制宜地向“稻-萍-虾”、“稻-萍-鸭”等系统升级拓展,结合相应的养殖措施和设施,可获得“稻-萍-鱼”系统相似的效益。
据监测,南方“稻-萍-渔”综合种养,可减少饵料投入50%以上,减少化肥、农药用量30%~50%以上,提高渔产品10%~20%,每亩可增收节支至少2000~3000元,效益显著高于单一稻渔系统。
近几年来,因乡村产业不稳,大量村民流失,导致各地农田抛荒现象显著。“水稻、红萍、鱼互惠共生,减少稻田农药、化肥以及鱼饵料的投入,节本增效,改变了种稻不赚钱甚至亏钱的现状,既保障了粮食的安全,又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具有极大的示范推广价值。”应朝阳说。
国家绿肥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卫东研究员对该模式给予了肯定。他表示,以红萍为纽带的“稻-萍-渔”模式,可有效完善稻渔模式并提升综合效益,在南方适宜稻渔的地区均适合该模式。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因地制宜选择适合不同区域的品种及组合,耐高温越夏品种选育与配套技术示范,以及作为绿肥体现生态效益享受政府相应的补贴扶持政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