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在消除饥饿方面进展受挫的第三年,全球饥饿人数不降反升,超过8.2亿人挨饿,还有更多人遭受营养不良的困扰。”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下简称粮农组织)总干事何塞·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Jose Graziano Da Silva)在11月28日至30日于泰国曼谷举办的“加速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国际会议”上指出,有将近20亿人存在隐性饥饿或缺乏重要营养素,其中也包括超重或肥胖的人群。
近年来,全球饥饿人口数量持续攀升,增加了实现到2030年消除各种形式营养不良目标的难度。
“在与饥饿抗争数十载后,当下全世界饥饿和营养不良的人数还与十年前一样多,这无疑是对人类社会的沉重打击。”达席尔瓦强调,粮农组织、联合国姊妹机构、联合国成员国政府和其他合作伙伴都密切关注这一状况。
此次会议由粮农组织和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以下简称IFPRI)联合举办。
发展中国家经验值得借鉴
IFPRI所长樊胜根博士告诉记者,达成全球零饥饿这一目标十分困难,而且刻不容缓,但并非不可实现。“许多国家——中国、埃塞俄比亚、孟加拉国、巴西——都拥有大幅减少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经验,可为有需求的国家提供借鉴。”
以中国为例,全球减少的贫困人口中七成来自中国,全球摆脱饥饿的人口中2/3来自中国。从1990年到2017年,中国营养不足人口降幅达15.2个百分点,中国减少的饥饿人口比例和数量比千年发展目标和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确定的目标高出50%。事实上,自1990年起,中国从营养不良中脱离的人口占到了全世界从营养不良脱离人口的75%。
中国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主任陈萌山在大会发言中指出,中国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有五点: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坚持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基本自给;实施农业科技支撑行动,不断在粮食品种、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集成推广模式等方面集中攻关,持续提高粮食单产和产出效益;通过改革和政策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绿色发展,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布了三部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在改善食物营养发展环境,增强食物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居民食物消费和营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导作用;持续开展扶贫攻坚和社会保障,实施精准扶贫政策,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因地因人开展产业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公益扶贫,同时与社会保障相互融合助力。
陈萌山告诉《中国科学报》,结合中国实践,大力推广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意义重大,预计中国马铃薯未来五年种植面积有30%以上的增长空间。中国70%的贫困地区是马铃薯的主产区,推进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是带动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又如,孟加拉国主要通过采用创新的公共政策来改善农业和营养,快速减少了儿童体重不足和发育迟缓;而巴西和埃塞俄比亚通过有针对性的投资农业研究与开发和社会保护项目,有效改善了食物系统并减少了饥饿的威胁。
20多年来,巴西的农业产出增长了77%。此外,该国的“Fome Zero”(零饥饿)计划通过现金转移,提升了受益者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水平,使饥饿和营养不良在短短十年内被消除。
在世界范围内,技术的进步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樊胜根介绍,通过营养强化改善主食营养质量或者通过生物强化技术来提高作物的营养价值,在赞比亚和印度等地区被证实有助于减少贫血等病症发生,并且可以有效提高认知发展水平。
消除营养不良面对的挑战
非洲仍为人均饥饿程度最高的大陆。而亚太地区拥有最多的营养不良人口——4.86亿,占全球营养不良人口数量的60%以上。
樊胜根指出,如果要在2030年之前实现零饥饿,仅亚太地区就需要在未来12年当中,每天为超过11万人解决饥饿问题。
然而,消除营养不良的复杂性超乎许多人的想象。随着饥饿人数的增加,肥胖人群也在不断增长,这为全球健康和经济都带来了一系列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挑战。
例如,尽管中国在消除饥饿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中国农业和食物生产发展在向满足城乡居民营养健康需求转变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矛盾。
首先,食物生产供给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不平衡。小麦产略大于需,但优质小麦供给不足,进口压力持续增加;稻谷产大于需,但优质稻米还在进口;玉米产大于需,存在阶段性过剩;大豆需求量持续扩张,供需缺口持续加大;杂粮杂豆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但质量好、有品牌、受青睐的产品没有形成有效供给。
其次,食物消费和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平衡。中国的食物能量供给总体过剩,但优质蛋白,特别是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营养素不足现象突出。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表明,有90%以上的人群膳食钙摄入量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50%以上的人群锌摄入量没有达到推荐摄入量,70%以上的人群没有达到维生素C推荐摄入量。
再次,城镇与乡村之间营养状况发展不平衡。中国贫困地区特别是部分偏远贫困地区,营养不良现象还比较普遍;而城市居民因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引发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痛风等慢性疾病高发,各种慢性病人群已超过4亿人。
此外,由于长期追求以产量为目标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中国农业和食物生产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挑战逐步加剧;而营养型农产品品种、营养强化的种养技术、营养保持的加工与烹饪技术等,与相对于食物营养转型发展更加旺盛、更加个性化、功能型的消费需求相比,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
“我们拥有在未来的12年消除饥饿的工具和知识,”樊胜根指出,“通过使用这些工具和知识,可以更好地进行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和项目实施,从而帮助数百万人消除饥饿,并充分发挥潜力以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