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收入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结构已经从过去的满足吃饱,转变为要求吃得安全、吃得好、吃得健康。”国务院食安办专家委副主任委员蒲长城13日在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表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将于12月1日起实施,应以此为契机,坚持依法监管、重典治乱,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制度的要求,落实责任,完善监管体系,改进监管模式,依法从严查处违法犯罪行为。
当日,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在四川省眉山市召开。在第十七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代表聚焦当前中国的食品安全、食品行业发展以及食品监管等问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满足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要求,离不开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让人民吃得安全放心,就要通过监管和服务的结合,推动我国食品产业健康的发展。”蒲长城表示,要强化食品安全的素质教育,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的科学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不断提高食品生产加工工艺水平和检验检测水平,完善标准体系。特别重要的是,要组织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食品安全建设,形成齐抓共管、共治共享的局面。
“中国的食品安全已经取得了非常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绩,但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金小桃表示,国家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工作实行了多元化的思路,在国家标准的同时又有地方标准,这样就能发挥两种积极作用,从而把标准、风险监测评估以及食品安全的工作做得更好。
“但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把食品安全的工作继续放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上,来实行社会群治,明确责任制,做好舌尖上的安全工作,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工作做得更好。”金小桃说。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认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多,供应产业链长,特别是广大农业种植户、养殖户和众多的食品小作坊、小摊贩历来是监管的难点,单靠行政监管很难做到无死角、无空白。要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必须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社会共治合力。
陈昌智表示,在社会层面,要发挥行业协会、人民群众、社会组织、新闻媒体等各方面的作用,依法监督食品安全工作,依法维护消费者权益;在政府层面,要严格执法,坚决依法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及时准确地公布食品安全信息,让社会了解风险,规避风险,举报隐患;在司法层面,重典治乱保障食品安全,必须重拳出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