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首页 > 食品新闻 > 国内 > >

第十一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对接科技与产业 让食品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4 10:03:29 来源:互联网

日前,由北京食品学会主办、《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承办的第十一届食品科技北京论坛暨2019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相关部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及企业等单位的近800位代表参会。此次论坛主题为“科学创新、技术落地”。


在前九届论坛的基础之上,此次论坛以积淀深厚的专家优势对接企业的实际需求。与会专家及业内相关人士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等多位专家围绕创新驱动食品品质与价值提升、发酵乳制品质构建设与概念创新、健康中国行动与食品科技创新、我国保健食品申报中的常见问题等方面,分享了精彩的报告。此外,论坛还就“三减三健”、健康主食、老年食品、休闲食品等多个食品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品进行了交流与展示。


业界重大使命——


突破制约传统食品现代化的关键技术瓶颈


“食品产业是高技术产业,但是很多人还未认识到这一点。”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建议,食品界要善于凝练和宣传食品高新技术。孙宝国介绍,我国食品产业发已展进入新阶段——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部对食品科技项目的投入加大,2016-2018年国拨经费总额约12亿元;国家自然基金委食品学科项目直接经费逐年增加,从2016年的1.76亿元到2018年的2.04亿元,再到2019年2.30亿元。在这种背景下,致力于突破制约传统食品现代化的关键技术瓶颈是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的使命。


创新如何驱动食品品质与价值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孙宝国在报告中明确指出,要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多学科交叉融合促进革命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加强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科普教育,从而实现食品品质与价值的全面提升。他以白酒为例进行了介绍。孙宝国介绍,白酒价值提升的重要工艺措施“陈酿”。白酒酒体设计正从人工勾调到人工智能设计,而渗透汽化膜法制备无醇葡萄酒、白兰地或将成为颠覆性技术。此外,孙宝国院士还用图片生动展示了传统的手工制醋如何实现从“探气上甄”到“机器人上甄”的过程。高科技的应用,不但使传统产业的用工减少、能耗减低、成本降低,出酒率还大大提高、优质酒率提高。


探底营养状况——


为食品产业指明发力方向


北京食品学会理事长李东博士表示,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出炉,全民对健康的重视程度急速提升。《纲要》中提到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引导合理膳食,制定实施国民营养计划,深入开展食品营养功能评价研究,逐步解决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的问题。为积极践行《纲要》,为此今年论坛组织了“大健康食品发展论坛”。


“钠太多、全谷物太少、膳食纤维太少、水产品太少、反式脂肪酸过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全面介绍了国人的营养问题。目前,全球不良饮食造成的疾病负担也正在凸显。2014年11月,联合国组织的各国政府间会议,来自全球的2200多名代表参会重新定义营养不良概念: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缺乏症、超重和肥胖症的各种形式的问题。


“过去,平均每人每天摄入2600大卡的能量还是觉得不饱;今天,摄入2000大卡的能量食物,因宏量营养素过剩导致的肥胖问题仍日趋严重。这和我们体力付出减少,吃得依然很多有很大关系。”丁钢强分析说。


“健康中国2030,是中国的雄心壮志。”在丁钢强看来,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参与。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食品营养标签、国家大豆行动计划、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国家学校营养餐计划等一系列国家行动的出台均离不开食品产业界。他呼吁,更多食品企业参与到每年5月举办的全民营养周活动中来。


多年来专注于全谷物食品研究的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则分享了我国全谷物食品的消费现状。谭斌介绍,谷物是我国老百姓的主食,是膳食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与蛋白质的主要来源,科学吃主食对百姓健康影响极大。目前,我国仍然处于追求精白与口感的白米白面消费阶段,绝大多数的生理活性物质在碾米制粉初级加工过程中被损失掉,这不仅造成了国家粮食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他期望,全谷物的发展,能受到更多的关注与支持。


  关注热点问题——


用高科技助力产业发展


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赵谋明教授围绕功能性肽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功能性肽是指具有一定功能活性的肽类,通常由2-20个氨基酸组成。对功能性肽的研究,主要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十年成为了研究热点。“功能性肽在生产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蛋白原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蛋白酶酶切位点广泛,难以靶向酶解制备,加工过程中存在丌愉悦的风味,如苦涩味、腥味等。以功能为导向的产业化控制酶解技术,则可以破解这些难题。”赵谋明介绍,以这一技术为支撑,目前已开发了降尿酸肽、降血糖肽等多个系列的肽产品。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江正强教授也分享了对人类健康有益的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作为重要的食品原料,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配方并发挥功能特性,如调节肠道内环境、防治膳食相关疾病。江正强认为,功能性低聚糖类益生元在防控慢病方面的新功能活性有待挖掘;作用机制及构效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产业化的推进,功能性低聚糖将在今后个性化、精准化营养和以肠道菌群为靶点的慢病、代谢病干预防控中发挥更大作用。”江正强如是说。


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教授则预判了未来益生菌的发展方向。


张教授结合国际益生菌、肠道菌群的研究热点,从益生菌的筛选、肠道菌群的调控以及临床研究出发,论述了益生菌研究开发的基础理论以及产业化技术,为我国益生菌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据了解,张和平教授于2005年分离自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自然发酵酸牛乳,相继完成基因组学、益生功能研究及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畜牧及农业种植领域。


杜邦营养与科技中国研发中心新鲜发酵乳制品组经理、应用专家


沈毅则从创新角度谈了不同益生菌菌株在不同食品的应用。他列举道,可利用专属植物发酵菌种,开发发酵椰浆产品。又如,随着酸奶饮用场景的多元化,欧美品牌率先看到餐饮调味品市场商机,将香辛料用于发酵乳的开发。


此外,保健食品是近年来公众关注热点。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瑛瑶从各国保健食品及类似产品法规定义出发,以我国《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为基础,系统介绍保健食品原料和辅料管理、功能声称管理,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及保健食品原料目录清单及最新进展。她剖析了我国保健食品申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以及当企业在新产品审评中遇到“补充材料”“建议不予注册”的情形时如何补充材料进行了详细介绍。


除了与会专家与企业代表的交流互动,此次论坛还设立了展台,企业展示的多种创新食品吸引了不少与会者的关注。


《食品工业科技》杂志社总编辑张铁鹰介绍,此次论坛主要聚焦于产业界与科技界的对接。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许多好的科技成果因为找不到对接口而被束之高阁;而企业方面,也苦于找不到好的技术做支持。为此,才连续多年搭平台坚持举办论坛。据了解,于1979年创刊的《食品工业科技》,是国内的综合性食品科技期刊,多年来专注于食品市场和技术两大方向。“今后,还将继续搭好这一平台,更好地服务于食品科技与产业界。”张铁鹰如是说。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fw@service.com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
未经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