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的泥鳅的养殖模式有哪些?它们要如何进行管理的?特别是春季和夏季的时候,又该怎样进行管理?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吧。
(1)池塘围网养鳅的春季管理
这种养殖方式最为广泛,养殖很粗放,春季由于气温、水温很不稳定,所以管理中更应谨慎。此时的苗种大都为头一年的越冬泥鳅,经过一个冬天的冬眠,期间虽未运动,未消耗能量,但是为了维持自身的生命也有微弱的代谢活动,所以自身体质相对较弱,如果涉及转池,在转池前半天可按每立方米水泼洒“鳝宝转安康”2~3克,防止其在转池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应激反应,并且转池应选择连续睛天的时候进行,因为在阴雨天气时,水中溶解氧较低,转池后鱼体本身就容易出现暂时性缺氧,晴天稍好。
春季池塘围网养鳅初期水位可稍浅一些,可在40厘米左右,后期逐渐调节到60厘米。如果是头一年的苗种,要注意巡视池塘的围网是否有硬质损伤以及网布是否直立完好,以免造成泥鳅的出逃。为了防止水老鼠咬坏网布,可将浅水区靠近网布的泥埂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初期开食投喂量同样是要求量少,主要是让泥鳅能够出泥采食,以后逐步增大投喂量,而且投喂量也与天气有直接关系,阴雨天选择不喂食,因为在此期间水中溶解氧低,为了适应低氧环境,泥鳅除了用鳃呼吸以外还需依靠肠管进行辅助呼吸,如果这时采食就会增大肠管的负荷,既要承担消化任务还要进行辅助呼吸,容易造成泥鳅患肠炎病。
(2)稻田养鳅的春季管理
稻田养殖泥鳅在春季应注意的问题是,春季是翻耕田地、栽种秧苗的季节,那么在下苗前的池体消毒要根据里面有无稻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消毒工作。在无稻时,可在下苗前2~3周,在无水或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用生石灰对鱼沟进行消毒,每平方米鱼沟面积使用约150克生石灰,可化浆液泼洒,也可干撒,有大块的可将其敲碎后干撒,7天后可加注新水。当然,若是有稻的话,则可以按每亩使用“鳝宝益碘”150毫升进行兑水泼洒,1~2天后可适当加注新水。消毒后为了给苗种提供充足的饵料,我们可用蚯蚓粪或经发酵腐熟有机肥进行培肥水质,一般每亩使用100~300千克即可。往稻田中投苗同样应选择连续的睛天进行。
(3)水泥池养鳅的春季管理
春季下苗前,对于新池应做好脱碱的工作,用清水将池体尽可能浸泡久一点,保证池壁的光滑。水泥池一般面积较其他几种养殖方式来说面积较小,小水体要注意水温和水质的变化情况。
(4)网箱养鳅的春季管理
对于在春季下苗,网箱养殖应至少提前7天下放新制网箱,泡软箱体,使箱体上附着一些藻类而变得光滑一些,从而避免泥鳅下池后擦伤体表。同样注意初期下苗后少喂,阴雨天不喂。网箱管理在上午巡池的时候应注意观察每个箱体是否有破损而造成的漏鱼现象,将浅水区靠近网箱的水草清除干净。
(5)池塘围网养鳅的夏季管理
夏季正是泥鳅吃食生长最旺盛的一个季节,泥鳅贪食,在高温季节吃得多,排出的粪便也较多,水质管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水体污染,泥鳅也易发病。池塘围网养殖泥鳅在夏季管理中,要注意泥鳅在这个阶段非常活跃,大水面虽然受到气温的影响较小,但是水体温度也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缓慢变化,所以应该注意适时降温。早上巡塘时注意捞取残饵及死鳅,以防败坏水质。泥鳅吃食多的季节也不能没有限制地任其采食,因为泥鳅具有贪食的习性,过度采食容易导致患肠炎病。
(6)稻田养鳅的夏季管理夏季
正是秧苗“封林”的时候,稻谷的枝叶可以为泥鳅起到很好的遮阴作用,泥鳅本身喜暗,所以对泥鳅的生长来说是有益的。但要注意的是饵料的投喂量不能过多,夏季正是泥鳅长势最好的季节,泥鳅本身会排泄大量粪便,还有,就是投放过多的饲料,泥鳅采食不完,会造成水体肥度上升,稻谷因为吸收肥料会一味地疯长,进而可能造成倒伏减产。一般稻田里的水位都不是太深,而在夏季高温的情况下,应注意温度的控制,适时注水,避免泥鳅因为温度过高而死亡。夏末季节会收割中稻,在收割前应慢慢放水,引诱泥鳅进入鱼沟,尽量避免收割水稻时对泥鳅带来损伤。收割水稻后可以将该田块的稻秆全部还田,并加深水位。经过浸泡腐烂的稻秆可以培养出大量的浮游生物,给泥鳅提供大量的饵料。
(7)水泥池养鳅的夏季管理
水泥池相对其他养殖方式来说,水体较小,更换水的周期也就相应短一些。夏季应注意高温情况下的降温,高温时也应注意防止泥鳅逃跑。由于水泥池的池底基本没有分解脏污的能力,所以只能够靠换水来解决水质问题,那么我们在投喂泥鳅的时候就要根据泥鳅的吃食情况来投喂,减少饵料的浪费,防止过多的残饵污染水质。采用浮性饲料可降低浪费,并注意打捞残饵。
(8)网箱养鳅的夏季管理夏季
对于网箱养殖泥鳅而言,管理上类似于池塘围网养殖。因为网箱养殖和池塘围网养殖泥鳅都是属于大水面,水温受到气温的影响相对来说要小一些,水体的自净能力也更强。夏季藻类生长速度快,对于网孔出现大面积阻塞的,最好进行人为冲洗,有条件的可以在晴天将池塘水位下降10厘米左右,让太阳将网壁上的藻类晒死,然后加水至原来的水位,被晒死的水藻会自然脱落。对于水面较大、换水不太方便的池塘或水库,在日常的水质管理中我们应注意定期泼洒光合细菌,一般每15天一次,每亩水面视水质情况泼洒1~5千克光合细菌。光合细菌在使用的时候选择在晴天泼洒效果更好,阴雨天不泼,并且应该和消毒杀菌性的药物分开使用。如果池中鱼体已经出现初期缺氧症状(比如大量泥鳅在水面蹦跳),那么这时应先通过换水、增氧等措施,待泥鳅恢复正常后再施用光合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