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龙陵县县城98公里处的平达乡,是龙陵县内的一个深度贫困乡,该乡贫困户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贫困人口较多。尽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让该乡拥有着发展畜牧产业的条件和资源,肉牛养殖也一直是那里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因为缺资金、缺技术,也缺乏产业及龙头企业带动,养殖规模和养殖数量总是上不去,产业化程度不高,养殖效益也非常不明显。
自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以来,为促进农民增收,平达乡结合实际,在产业扶贫中,将肉牛养殖作为一个重要着力点,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社会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管理模式,成立了1个龙陵县达康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了9个规模养殖场(其中饲养肉牛500头1个,100头1个,50头的7个),实行合作社代养给农户分红和农户自养的方式,通过订单养殖、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利益再分配等模式,最终实现了贫困户稳定脱贫。
截至2018年底,全乡共有2120户农户从事肉牛养殖,出栏4347头,存栏14100头,共出售肉牛530吨,按市场价格肉牛活体为每公斤25元,共增收1325万元,户均年收入6250元左右。
近日,平达乡扶贫能繁母牛开始发放,来自9个村(社区)的1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领取到了扶贫能繁母牛,共计发放30头。据平达乡畜牧兽医站负责人罗应华介绍:平达乡财政专项扶贫资金肉牛养殖项目,扶持全乡10个村(社区)160户贫困户682人,每户新增良种母牛2头,共新增养殖良种母牛320头,每头良种母牛补助3000元,可享受产业贴息贷款12000元。能繁母牛发放工作将按批次进行,其余批次将陆续开展,发放的良种母牛品种主要以西门塔尔为主,其代次为3至4代。
今年已年过六旬的张顺保是平安社区郭家寨组的建档立卡户,家里共有6口人,因为儿子和儿媳长期在外打工,夫妇二老在家照顾两个年幼的孙子和孙女,无力做重活,因此平安社区村委会结合该户家庭实际情况,对照“六个精准”要求,精准施策,为张顺保家“量身定做”了发展2头能繁母牛养殖的计划,让张顺保夫妇二老在家照看孩子的同时还可以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2018年12月26日,平达乡达康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云南东方皓月现代循环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平达乡15户贫困户引进了首批扶贫能繁母牛并逐一发放到农户家中。领到“致富牛”的张顺保笑得合不拢嘴,他高兴地说:“从今天起,我也是个搞产业发展的老人了,我要按照肉牛养殖培训中所教的技术用心地饲养这两头母牛,过两年再卖牛犊,对于养牛致富,我很有信心!”
据专家分析预测,每户贫困户饲养2头能繁母牛,按每头牛三年产犊2头计算,饲养1年后每头按10000元计算,年可增加收益20000元,扣除养殖成本,每头利润2000元,户均增加纯收入可达4000元以上。
今年61岁的蒋天茂是平安社区大扁梨小组的贫困户,家里共有4口人(其中,52岁的妻子在家操持家务和就近务工,19岁的儿子蒋天平长期在外务工,11岁的女儿蒋宏梦就读小学四年级),该户因为缺资金、缺技术,于2015年被精准识别后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年至2018年,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共享受扶贫贴息小额信贷60000元,并参加了政府组织的肉牛养殖技术培训班,养殖肉牛6头,其中,能繁母牛3头,育肥牛3头。2016年至2018年间,该户通过能繁母牛的扩群增量,出售了4头架子牛,实现毛收入32000元,除去成本17000元,纯收入15000元。
目前,该户还养殖着6头肉牛,可以出栏4头,预计毛收入50000元,除去成本38000元,净赚12000元。2019年,他还将继续扩大养殖,再新增2头能繁母牛,享受政府补贴6000元,贴息贷款24000元。蒋天茂由衷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发展养殖肉牛还可以有补助和贴息贷款扶持,并教会我们养殖技术,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贫困群众的大力帮扶,我才有信心和能力发展肉牛养殖,才能早日脱贫致富。”
肉牛养殖拓宽了贫困户的增收渠道,也有效地激发了平达乡贫困户积极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和脱贫致富的信心,加快了全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王佳凤 陈够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