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是养猪业最大的威胁,随着规模化猪场的逐渐增多,规模化猪场的防病任务也越来越重。特别是传染病在我国一些规模化猪场时有发生,老病不绝,新病不断增加,比如今年的非洲猪瘟,使养猪业损失惨重和多种病混合感染等,给养猪业带来极大的危害,疾病流行成为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和影响猪场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
猪病的发生和传播与饲养管理的好坏有直接关系,这就要求猪场在加强饲养管理的同时,掌握猪场防病的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防病工作。
1、季节交替时期
猪的很多种疾病都是条件性发病的,可能致病的病原微生物大量存在于环境中,而猪对环境温度湿度非常敏感,强烈的环境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可使猪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导致疾病发生。
季节交替时容易出现天气突变,忽冷忽热,病毒性疾病成为发病的诱因,造成混合感染、继发感染的情况非常普遍,使临床发病恶化,猪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尤其是当季节交替气候变化明显时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我们可以采取加强温湿度的管理,重点是温湿度差不能过大,解决好通风换气与保温防风的关系。
2、免疫空白期
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大多数疫苗在接种后7-10天后,猪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在接种后的这段时间,猪的抵抗力下降,如果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就可能造成猪发病,甚至免疫失败。所以,这段时间加强猪群管理尤为重要,还要注意多数疫苗使用前后2周左右不可使用抗生素。
3、引猪和进猪期
猪的流动为猪病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很多猪病是通过猪的大范围和频繁流动造成的,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确定引进种猪或者购进其他品种猪时,必须充分细致的做好进猪前后的一系列准备工作。要到正规无疫情的猪场引进猪,尽量从一家猪场选购,防止带来新的疫病或者不同菌株引发疾病。
特别注意新引种或进猪后,不能直接转进猪场生产区,必须先隔离一个月左右,经过严格检疫和必要的免疫接种后才能解除隔离。
4、周围有疫情发生时
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必须具备传染病、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基本条件。当这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具备时,就可能暴发疾病,并且造成流行。周围有疫情发生,可以说就具备了传染源。而传播途径有很多。
控制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对人们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但是人们可以从保护易感动物上下工夫。主要是加强消毒、保证营养、提高猪群的自身免疫力。
5、更换饲养员时
饲养人员在养殖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尤其是现在集约化水平不高,很多工作都需要饲养员来操作的,这些人员的素质和责任心决定着猪场的成败。在管理过程中,尽最大可能减少因人员频繁更换对猪场造成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猪场正常发展。
6、猪场亏损时
由于受市场大环境或猪场经营小环境的影响,猪场进入亏损阶段,这个时候,经营者最关心的是钱,最容易忽视的是对疾病的预防。
如果为了减少开支,降低消耗,往往选用质量差但价格低的饲料,消毒防疫能省则省、能减就减。最终导致猪群营养水平及抗病能力下降。猪病越来越多,效益越来越差,钱越亏越多,造成恶性循环。
注意好这六个时期,猪场防控疾病将不是问题,做好合理的饲养管理是养殖利益增高的唯一措施。希望大家在危急关头加强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