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讯(记者 连待待 戴正聪) 如何将浙江省名优产品通过浙商市场推向全国,进一步打响“浙江制造”的名声?怎样丰富浙货流通渠道,为“走出去”提供新载体?日前,由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义乌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浙江省第六届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与第25届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标准)博览会同时开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甘霖出席开幕式,浙江省人大副主任李学忠宣布开幕。
打造升级版浙江市场
众所周知,浙江商品市场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在省外,由浙商创办的市场同样规模庞大——从 “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浙商”到“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省外浙商市场作为浙江市场的延伸,已如大树的枝叶一般在全国生根发芽。这些浙商市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将浙江产品带出了浙江,走向了全国,扩大了浙货销售的渠道,对浙江区域产业链的延伸、浙江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5000多家浙商创办的专业市场,500多万浙商经营户活跃在省外,这些省外浙商市场销售的日用商品70%来自浙江,每年带动约3千多亿元的浙货销售。
如何将这些宝贵的资源优化配置、聚合发展?围绕此题,浙江省市场监管局不断发力——从设立省外“浙货市场浙货营销中心”,到推动省内外市场加强浙货营销战略合作,再到鼓励省内浙商首次航积极外拖延伸……
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些市场对拉动浙江产品销售、推动浙江制造业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鉴于此种背景之下,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意在加强省内省外市场对接,发动省外浙商的力量,带动浙货外销,助推浙货的外销和延伸”,浙江省市场协会负责人在对接会上表示,“于是将省外浙商市场请回来,到省内市场采购的‘省外浙商市场采购浙货对接会’便应运而生。”
五年对接成绩斐然
据了解,自2014年开始,“对接会”迄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每一届都取得了累累硕果,延续和扩大了“对接会”的参与度,引进了大批浙商参与,进一步扩大了浙江产品影响和销售渠道。
2014年,首届“对接会”在海宁中国皮革城举办,参展项目以省内服装服饰为主,达成交易意向协议1100多个,活动期间意向成交额3亿元。第二届对接会于次年在海宁召开,对接的类目由服装服饰拓展到小商品、日用品以及珠宝等,参展市场达到13个,采购商则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区域大型经销商、全国总代理等,共计276家企业参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对接会的召开,打响和巩固了对接会的平台名声,在合作进一步扩大浙江产品流通渠道的同时,还建立了一个固定、长期和增效的浙江产品供销链。
第三届和第四届对接会在内容加强了专业性和针对性,将对接项目转移到五金建材上,并创新采取直接嫁接第中国五金博览会的做法,与博览会同时开幕,同时闭幕,博览会所有的参展商品,都作为对接会省外浙江商户所采购,两者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互促。
去年,为了进一步扩大消费,助推浙货销售,第五届对接会移师义乌,分设“浙江制造——— 省外浙商市场采购区”和“义乌好货——— 省外浙商市场采购区”两个展区,集中展示品质“浙货”,并邀请了来自全国15个地区的200名专业采购商到场采购,采购商经过挑选,多数规模为上年度百万销售额,其中部分商户上年度销售千万以上。此次“对接会”现场采购达成交易额1.5亿元,后续意向交易额达5.3亿元。
“对接会”二度对接“义博会”
和去年一样,今年的对接会继续嫁接义博会,与第25届义博会同时开幕、闭幕。
“义乌中国小商品城是浙江市场的行业领头羊和精品浙货的展示窗口。‘对接会’与‘义博会’双方搭建的优质平台,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互促共进,使‘义博会’成为‘对接会’的大基地、大舞台,‘对接会’成为‘义博会’的创新点、新亮点。”浙江省市场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体现了精准对接、需求导向、深度融合的特点。
据介绍,对接会围绕采购商需求和要求,汇集了全省规模最大、数量最齐全的实力小商品企业参展商参展,展会还开辟了“浙江制造”和“义乌好货”两个特别专区,为开辟浙货流通渠道提供新的拓展空间和流通平台,来自江苏、山东、辽宁、河南等地的150多位省外实力商户前来采购。双方建立省外浙商市场与中国小商品城之间长期的经销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浙货销售,助力消费升级,能够有效把义乌特色的小商品和浙江制造推广到全国,也为省外浙商提供与全国各地采购商零距离接触的机会,从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全面推进浙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