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伙伴网讯 10月14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第36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组织抽检粮食加工品、饮料、冷冻饮品、酒类、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7类食品773批次样品,不合格样品13批次,检出微生物、食品添加剂及其他指标等问题。
6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
不合格产品中,有6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问题,分别为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惠又好百货商场销售的标称博罗县长宁超龙保健饮料厂生产的老廿四(桑叶竹叶固体饮料),中山市东升镇众万加百货商场销售的标称惠州市老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嫩肉粉,中山市东升镇新尔佳百货店销售的标称深圳市太港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食用木薯淀粉,菌落总数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花都区新华东方商店销售的标称广州市花都美淇雪糕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麦香牛奶口味雪糕,广州市花都区新华华拓商行销售的标称佛山市南海欧雪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粒粒红豆和粒粒绿豆,大肠菌群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食品中检出大肠菌群,提示被致病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污染的可能性较大。本次检出大肠菌群不符合产品明示标准及质量要求,未检出致病菌,结合居民膳食结构、抽检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健康风险较低,但反映该食品卫生状况不达标。大肠菌群超标可能由于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有灭菌工艺的产品灭菌不彻底而导致。
菌落总数是用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反映食品的新鲜程度和卫生状况的重要微生物指标之一。如果食品的菌落总数严重超标,说明其产品的卫生状况达不到基本的卫生要求,将会破坏食品的营养成分,加速食品的腐败变质,使食品失去食用价值。消费者食用微生物超标严重的食品,很容易患痢疾等肠道疾病,可能引起呕吐、腹泻等症状,危害人体健康安全。原料、加工场所、包装等食品加工环节受到污染是直接导致菌落总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①杀菌温度、时间控制不当;②生产环境以及设施消毒灭菌不彻底,生产车间卫生条件不满足生产的要求,空气洁净度难以保证,造成大量微生物在车间繁殖,因此产品极容易受到污染;③企业本身的生产硬件条件非常有限,人员操作不卫生、生产过程不规范等原因造成产品的污染;④使用受污染的原材料;⑤产品贮藏、运输环节控制不力、质量把关不严,质量得不到控制。
6批次食品存在其他指标问题
有6批次食品存在其他指标问题,其中5批次检出过氧化值超标,1批次检出酸价超标。分别为珠海市三灶得一商贸有限公司销售的标称鹤山市正雄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咸干花生(甜酒味),广州市番禺区石基明东副食店销售的标称广东和盛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鱼皮花生,广州市番禺区石基明东副食店销售的标称中山市东升镇天兴食品厂生产的香酥瓜子仁,东莞市厚街诚源熟香副食店销售的标称揭西县泓润食品厂生产的海苔花生和酱香花生,过氧化值(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广州市番禺区石基明东副食店销售的标称揭西县旅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黄金豆(椒盐味),酸价(以脂肪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过氧化值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过氧化值用于说明样品是否因已被氧化而变质。那些以油脂、脂肪为原料而制作的食品,通过检测其过氧化值来判断其质量和变质程度。过氧化值反映了油脂酸败的程度。过氧化值高表明样品中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到了一定程度,吃起来有酸败、哈喇等异味,涩,口感差。一般情况下,过氧化值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发生严重的变质哈喇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
酸价反映了油脂酸败的程度。在一般情况下,酸价略有升高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损害,但如发生严重的变质时,所产生的醛、酮、酸会破坏脂溶性维生素,导致肠胃不适、腹泻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坚果与籽类食品》(GB 19300-2014)中规定,在坚果与籽类食品中最大使用量为3mg/g。产品中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使用酸败的油等原料、加工过程控制不当或者储运不当造成。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问题,为东莞市虎门胡勇日用品店销售的标称吴川市振文强力酒厂生产的红米酒,甜蜜素(以环己基氨基磺酸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要求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者进行调查处理,责令企业查清产品流向,采取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同时要求相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并按规定在监管部门网站上公开相关信息。
不合格产品信息
(来源: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相关报道: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1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2019年第36期)
本文由中国食品安全网食品资讯中心编辑,供网友参考,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有任何疑问,请联系news@foodmat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