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首页 > 食品新闻 > 国内 > >

伪装医生问诊 糖丸冒充药品 一保健品诈骗窝点被汉阳警方端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14 15:09:20 来源:互联网

   汉阳区龙阳大道一高档写字楼内,竟藏有涉嫌以销售男性保健品为名实施诈骗的窝点。1月10日,在上级部门的指导支持下,汉阳警方出动近100余警力,对四个窝点进行同时突击清查,一举将这个诈骗团伙连根拔起。

 

  楚天都市报记者随警出击,目睹了“办公”场景,了解到了这些人卑劣的诈骗伎俩。

 

  直击“办公”场景:一人操纵多个微信号

 

  “不许动,手举起来!”1月10日上午10点,随着民警的一声喝令,位于汉阳区王家湾一写字楼内的诈骗窝点被警方控制。此时,一百多平方米的办公室内,20名嫌疑男女刚开始他们一天的“工作”。

 

  记者注意到,每个人的工作台上都摆放着两三部手机和客户资料档案,办公电脑旁都摆着“话术”剧本。他们正在按照既定的剧本,给不同客户“看病问诊”、推销产品。

 

  该公司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流水作业模式,员工打卡上班后,都将自己的私人手机按照编号和姓名,存放在专门的房间内。

 

  据警方介绍,该团伙通过弹窗广告投放,吸引顾客上钩。一旦有人通过弹窗咨询,这些人就会假冒医师、教授或者老中医接受客户的健康咨询。“无论顾客说了什么症状,他们都会将情况说得很严重,然后根据固定的话术内容推销产品。”汉阳公安分局刑侦大队民警祝松介绍,客户通过线上缴纳定金,客服线下发货后缴纳尾款。如果遇到顾客投诉没有效果,他们又会按照话术内容让顾客相信是因为药量不够,从而继续推销产品。

 

  声称有奇效的“药品”,其实就是糖丸

 

  记者在现场收缴的涉案伪劣“药品”中看到,这些“药品”包装盒上根本没有药品的批准文号,均是保健品的食品通用标准,有的甚至直接印上“压片糖果”。民警介绍,诈骗分子就是利用类似成本极低的三无产品,用来充当所谓可以取得神奇疗效的“药品”,达到诈骗目的。

 

  据查,这些团伙公司化运作,团伙大量购买手机卡注册微信,聘请专人负责编写虚假案例文章,通过网络推广引人上钩,受害者在上钩后故意夸大效果,按照“话术”进行“诊治”,在获取对方信任后推介“药品”。

 

  汉阳警方捣毁的这些诈骗窝点中,现场抓获犯罪嫌疑人55人,查扣作案电脑53台、手机101部和大量诈骗“话术”剧本,非法牟利高达500余万。目前,41名团伙骨干成员已被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之中。

 

  据了解,此案系“权健”事件后,武汉市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行动“第一枪”,取得了2019年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开门红。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fw@service.com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
未经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