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网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五项原则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7-14 12:51:51 来源:互联网
 

现场管理

如果把企业管理比作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的话,那么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就是这个大系统最重要的子系统,因为企业生产现场直接影响着产品品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生产现场管理能力能够增强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增强企业改进创新的能力,最近促进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我们知道,企业生产现场管理的核心是创造价值识别价值流、减少一切不必要的浪费并持续改善,管理者或现场操作员工在以这三点为核心的同时还应该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现场管理要克服只抓产量、产值而不计成本,只讲进度和速度而不讲效率与效益的单纯生产观点,树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借导思想。

首先,生产的产品一定要适销对路,也就是在产品品种、质量、数量、成本、交货期等方面要适应和满足市场的要求.只有在这个前提条件下,生产效率越高.效益才越大。否则产品方向不对路.滞销积压.则生产效率越高.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越大。

其次,要在生产过程中处处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力争在完成预定的目际任务条件下.做到少投入多产出.杜绝浪费现象。消除生产现场的各种浪费现象是提高经济效益最直接、最快捷的方法、而且不需要花多少投资.在我国工业企业中.这方面的潜力是很大的,值得重视.,我们讲“向管理要效益”.当然地包括向现场管理要效益。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组合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作,都要通过现场管理才能实现。现场管理混乱就很难保证出高质量和高效益。通常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两者是一致的.管理水平高,经济效益好。但目前的管理体制、市场环凌和价格条件,使得有些企业管理好不一定就效益好,更不能认为效益好管理就好.坚持经济效益原则.不能简单化,要实事求是地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以科学性为依托

生产现场的各项工作都要按科学办事,实行科学管理。现场管理的思想、制度、方法和手段都要从小生产方式的管理上升为科学管理,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有人认为现场管理很简单,没有多大“学问”,无非是跑跑腿,动动嘴(传达上级指示、要求),凭经验办事。这是不正确的。生产现场有许多值得研究的问题,有许多常规工作可以改进和完善。例如,工人的操作方法和生产作业流程是否合理;各种资源的利用是否经济、有效。现场布置是否科学;人员的积极性是否充分调动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现代化管理理论的指导,还需要运用现代化管理的方法:如工业工程、目标管理、成组技术、行为科学等.国外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学派,就是从研究现场管理开始的。未来现场管理的发展趋势是自动化、电脑化。我们既不能安于现状.自甘落后,又不能操之过急,搞形式主义,而是要实事求是地坚持按科学性原则办事.

以不变应万变

现场管理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和满足用户的要求,具体体现在增加产品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成本、按期交货等方面。这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求得生存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原则。但是从现场的生产和组织管理来看,又希望少品种、大批量,生产条件稳定,不仅可以采用专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提高生产效率,也便于生产管理.所以,要解决这对矛盾,现场管理就要把外部环境要求的“变”同现场生产要求的“定”有机地统一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例如,可以按工艺原则设置生产单位;采用柔性制造、成组技术、混流生产等生产组织形式与方法;采用通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装备及加工中心;培养多面手;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度等等。

管理部门为现场服务

主要是指企业管理机关、职能科室要为生产现场服务,也包括各工序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的相互服务.众所周知,管理是协作劳动的产物。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厂规模小,以手工劳动为主,工厂主既参与生产劳动,又要组织和管理生产,管理与劳动是密不可分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到采用机器和机器体系进行生产的时期,企业规模扩大了,分工越来越细,许多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门知识的人来担当,这时管理就从生产劳动中独立、分化出来,形成为生产服务、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一项专业工作。除了生产力的要求外,管理还体现了生产关系的要求。在资本主义企业中,管理要体现资本的意旨,成为剥削和压迫工人的工具。在我国以公有制为基础的企业中,管理人员和工人都是企业的主人,他们只是分工不同,不存在管理和劳动对立的经济基础。但是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旧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病,管理为生产服务这条原则还没有得到认真地贯彻。有人错误地认为管理人员是凌驾于工人之上的,上级机关、管理部门只是发号施令,要下级和生产现场围着自己转.而不是把指挥和管理生产同保证生产的有效进行结合起来。过去大庆油田把这种现象称作“马达倒转”,他们明确指出这是不允许的,管理机关要为生产现场服务,急现场之所急,想现场之所想,把指挥生产同保证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汽车制造厂在创建“一个流”生产方式过程中、认真贯彻管理部门要为生产现场服务这一原则.他们明确提出“现场第一”,“用户是皇帝”,下道工序就是用户。管理部门实行“三现主义”,即到现场去;’了解现场的情况;采取现实的对策;稳定和改善现场的生产秩序,为生产现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许多企业为促进科室为生产现场服务,实行双向考核的办法,即不仅由科室从专业管理的角度来考核和评价生产现场的工作,同时也由生产现场从现场管理的角度来考核和评价科室工作的水平。

规范化与标准化

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是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现代化大生产是由许多人共同进行的协作劳动,采用复杂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有的还是在高速、高温或高压条件下操作,为了协调地进行生产活动,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劳动者必须服从生产中的统一意志,严格地按照规定的作业流程、作业方法、质量标准和规章制度办事,克服主观随意性。如果不服从大生产的权威,不遵守劳动纪律,自由散漫,不仅生产搞不好,就是人身安全也难保证。规范化、标准化也是科学管理的要求,现场管理有很多属于重复性的工作,例如领料投料、交检入库、巡回检查、申请报废、交接班等,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调查研究,采用科学方法,制定标准的作业方法和业务工作流程,作为今后处理同类常规工作的依据,从而实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实质是人的行为规范化。工人进入生产现场应穿戴规定的工作服、工作帽,在制度规定的工作时间内,按照规定的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完成计划规定的生产作业任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包括作业方法、作业程序、管理方法、安全制度、工作时间、举止行为等方面的规范化和标准化。坚持规范化原则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大生产习惯;有利于提高现场的生产效率和管理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建立正常的生产和工作秩序。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企业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经营目的,因此,在进行生产现场管理时毫无疑问应该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第二是科学管理,即生产现场管理应讲究科学性,应用科学的办事方法。第三是把外部环境要求的“变”同现场生产要求的“定”有机地统一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增强适应性和灵活性。第四是管理人员应该有所作为而不仅仅是发号施令,管理人员应该紧密与工厂联系在一起,急现场之所急,想现场之所想,把指挥生产同保证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五是现代化生产的普遍要求,规范化与标准化,涉及到作业流程、方法、工业等等方面。

编辑:foodnews

 

版权所有: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 Copyright(c) 2016-2019r.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8014680号
若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来信通知,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谢谢!邮箱:fw@service.com
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打造全国快消食品招商代理信息服务平台,食品进出口招商代理、小食品招商代理经销商、食品饮料招商代理网站,免费服务让食品企业诚招代理商买卖最好的食品。
未经中国食品饮料招商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